They hid the money lest it should be stolen.
Take an umbrella in case it should rain.
这两句的虚拟部分是:should be stolen 和 should rain,被偷和下雨。
第一个问题:虚拟语气表示与事实相反,if i were you, 那事实是“我不是你”,这两句的事实是:可以理解成不会被偷和不会下雨,对吗?lest / in case本身具备否定意义,否定的是虚拟状况,而不是事实,对吗?
第二个问题: Take an umbrella in case it rains. 这里否定的是事实,两句都翻译成预防下雨,那这两句不同在哪儿呢?
语气是用来表示说话人对自己句子态度的谓语动词形式。
陈述语气用来表示说话人觉得自己陈述的、询问的或感叹的是事实。
虚拟语气用来表示说话人觉得自己陈述的、询问的或感叹的是非事实。
虚拟语气表示非事实有二重含义:1 与事实相反。2 未必是事实。
与事实相反的虚拟语气形式用动词的某种过去形式来表示(比如虚拟条件句表示与过去。目前、以后事实相反时的不同动词形式)。
表示未必是事实的虚拟语气形式用动词原型。伴随英语的进步,渐渐出现了用情态动词结构代替动词原型的趋势。
动词原型式虚拟语气主要用于(1) 与需要、命令、建议等意义有关的that从句中(也可用should do形式替代);(2)目的状语从句中(现代英语多用情态动词结构代替动词原型,只有lest这个连词常用动词原型);(3)早期英语的真实条件句的if从句中,现代英语在正式语体用should do代替动词原型,平时英语用陈述语气代替动词原型了。
网友对于虚拟语气这个语法定义的理解不够全方位,只注意到了与事实相反的虚拟语气(即过去形式的虚拟语气),忽视了表示未必是事实的虚拟语气(即动词原型式虚拟语气)。后者在现代英语主要见于that从句。目的状语从句和真实条件状语从句中的未必是事实的虚拟语气多用情态动词结构或陈述语气代替了。
建议网友找一本语法书,通读一遍虚拟语气,不必记忆,只读一遍即可。
网友想一想,目的状语从句谓语描述的动作会发生吗?未必会发生,可能发生,也会不发生。真实条件句也一样,假设的条件大概达成,也大概不会达成,只是假设。也就是说,目的状语从句和真实条件句谓语动作表述的都不是事实,但也不肯定与事实 相反。这种谓语动词就要用动词原型式虚拟语气。这是早期英语。现代英语用情态动词结构代替了目的状语从句中的动词原型,用陈述语气形式代替了真实条件句中的动词原型。